记者/李鹏亮 编辑/卢伊 一周来,上饶宠物狗“炒粉”被“无害化处置”的消息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 11月12日,“炒粉”的主人通过网络反映称,自己因疫情被集中隔离,将狗留在家中。但房内监控视频显示,当地防疫人员进入她家消杀时,用棍棒击打“炒粉”头部,后用塑料袋装着东西离开,疑被“扑杀”。 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当地通报称,针对未充分沟通将宠物狗进行无害化处置一事,已对相关人员批评教育,调离相应岗位,并责令其向当事人诚恳道歉。但围绕事件的讨论并未停息。 狗主人傅女士家中监控视频显示,工作人员用铁棍敲击“炒粉”头部(知情者供图) 据记者综合公开报道统计,今年9月以来,全国多地已有至少7只宠物猫狗因主人染疫或隔离而被扑杀,亦有地方因禁止携带宠物隔离而引发舆论关注。在宠物日益成为生活伴侣和精神寄托的当下,类似做法难免引发质疑。 有网友担心,不怕自己被感染,只怕连累了自家毛孩子。但也有人认为,宠物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人,扑杀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但不无道理。 面对新冠疫情,宠物究竟会不会造成疫情传播的风险,疫区的宠物又该如何处理?对此,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共同主任卢洪洲教授称,应对宠物进行精准防疫,在有疫情聚集的地方,宠物也可能被感染,染疫宠物可进行隔离康复,健康的宠物则无需处理。 “炒粉”主人傅女士的核酸记录显示,两次检测均为阴性(知情者供图) 多种动物因人感染新冠,也有超200人被动物回传 宠物狗“炒粉”之死并非首例。 此次疫情前,宠物狗“炒粉”的照片(知情者供图) 早在2020年1月,江苏无锡一名房主被隔离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消毒时发现一只猫,“根据重大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和社区群众强烈要求,对猫进行了活埋处理”。当时即引发了宠物是否会感染和传染新冠病毒、以及如何处理的讨论。 彼时,世卫组织曾发文称“没有证据显示猫狗等宠物会感染新冠病毒”。但随着病毒变异和疫情发展,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内外均有宠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报道。 2020年1月,世卫组织曾称没有证据显示宠物会感染新冠病毒 2020年3月,香港就有两条宠物狗感染了新冠病毒。今年4月,英国有两只猫被主人传染新冠病毒,并分别表现出轻度、重度的呼吸道症状。同年9月,蒙古国和我国哈尔滨市也分别报告1只猫被感染和3只猫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情况。 2020年3月,中国香港报告一宠物狗感染新冠病毒,渔护署将其送往动物居留所检疫 “新冠病毒不仅可以感染人,还可以感染包括野生动物和宠物在内的其他动物,这已经是一个科学事实。”卢洪洲指出。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发文称,世界各地都有动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报告,包括猫、狗、雪貂等宠物,动物园的水獭、狮子、老虎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养殖场的水貂和野生的白尾鹿等,它们多在接触主人、看护人或其他密切接触者等新冠感染者后染疫。 不过,人可以把新冠病毒传染给宠物,宠物能否反过来把病毒回传给人类,目前尚无定论。 如美国疾控中心认为,动物传人的风险低,且尚无证据表明动物在将新冠病毒传给人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无证据显示病毒可通过宠物的皮肤、毛皮等传人。 但卢洪洲认为,由于宠物和人类有密切接触,依然存在病毒回传的可能。 他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不同宿主时,因为不同物种的免疫反应不同,病毒本身会产生剧烈变异,以适应不同物种。如果回过头来再感染人类,就相当于形成了新的病毒亚型,人类对此没有防护能力,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020年,世卫组织表示,根据丹麦的科学证据,新冠病毒由人传播给养殖场水貂后发生了突变,继而由水貂回传给了人类,相关病例超过200例。 “当任何动物病毒传播给人类时,或者当动物种群可能有助于扩大和传播影响人类的病毒时,情况都令人担忧。”世卫组织称。 “如何能够避免病毒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传播和感染,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卢洪洲称,在有疫情聚集的地方,要想到宠物也可能被感染,有意识地做防范。可以采用减少宠物外出,照护时戴口罩等方式。同时,他希望对动物感染有更多的研究,尽快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法,降低病毒物种间传播带来的风险。 各地宠物防疫政策差异巨大,专家呼吁精准防控 面对宠物等动物或感染新冠病毒,甚至存在传人风险,人们应该如何应对?面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尚无明确答案,防疫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异。 如出现动物传人的丹麦就曾于2020年11月决定,扑杀国内所有养殖貂,并对貂养殖场较多的7座城市实施更严格的防疫措施。 而在一条宠物狗的口鼻中检测出少量新冠病毒的中国香港,当地渔业自然护理综合专家意见认为,该宠物狗很可能是被其主人传染的,他们将宠物狗带到动物居留所进行隔离观察和检疫,直至连续检测结果呈阴性后才交还主人。 美国疾控中心对于涉疫宠物的建议也与中国香港类似,即如果宠物出现阳性,可尽量将其置于单独的房间居家隔离,人在同一房间照护时需佩戴口罩。如果宠物在没有就医的情况下连续72小时没有症状,或连续14天无核酸阳性结果,就可解除居家隔离,恢复正常活动。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涉疫宠物处置的专门办法,仅在《动物防疫法》和《传染病防治法》中设有疫情期间扑杀动物的相关规定,后者往往成为多地扑杀宠物的法律依据。 如《动物防疫法》第32条规定,在重大动物疫情报告期间,必要时,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作出封锁决定并采取扑杀、销毁等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第42条则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政府在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控制或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但显然,新冠疫情不属动物疫病,猫狗等宠物也不同于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能否据此扑杀,其合法性仍然存疑。此外,多地扑杀染疫宠物时,也未按法律规定报请上级政府批准,甚至宠物并未感染新冠病毒,依然被“无害化处置”,引发质疑。 2021年9月,哈尔滨3只宠物猫呈新冠阳性被安乐死,引发争议 在处理涉疫宠物方面,国内许多省市也采取了多种方式灵活处理。 如2021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因疫情需要对部分居民集中隔离。应疾控部门建议,自1月25日起,凡是家中饲养宠物的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大兴区统一安排携带宠物到专门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同时,派驻动物检疫专业人员进驻隔离点,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当月,上海市黄浦区则允许集中隔离的居民携带宠物一同隔离,解决照护难题。 2021年1月,上海黄浦区居民转运至酒店隔离时,宠物狗也被允许一同前往 6月,广州高风险地区居民集中隔离时,街道社区和当地住建局在隔离小区门外紧急加建了两间通电、通水并有排污渠的宠物寄养小屋,寄养小屋屋内配备24小时空调,由爱心人士负责管理和喂养。无法寄养的大型犬,也有专门人员定期上门照料。 10月30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佟立志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对于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家中宠物无人照料问题,该区将在征得业主同意后,进行上门收集、检测,然后转运至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寄养。 即使是家畜,也有更好的方式处理。 今年1月,因为疫情,石家庄藁城区小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异地集中隔离,村中48个养殖场户的3.6万畜禽面临无人照顾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藁城区农业农村局专门安排17名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对畜禽进行代喂饲养。 卢洪洲指出,现在没有针对疫区宠物处理的统一政策,各地有不同的方案,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科学证据。“人群的隔离防控都有科学依据,针对动物希望有更多的研究,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再制定科学的隔离处置的办法。”他说。 卢洪洲建议,“对宠物的疫情防控也需要精准。”即在有疫情的地区,未被感染的宠物没有太多风险,没有必要进行处理。即使发现宠物染疫,进入急性感染期,也可以对宠物进行隔离。等到宠物康复后,病毒就没有了传染性,这时候就可以解除隔离,继续饲养。而在没有疫情发生的地区,人们没必要过度紧张,可以正常喂养宠物。 【版权声明】该著作权归凤凰星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