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猫的铲屎官来说,经常能够听到的一句质疑是: “猫咪是奸臣,狗才是忠臣;养猫根本就养不熟,但养狗却能收获最忠诚的伙伴;这样对比,何必要花那么多钱养猫呢?” 在养猫初期,我也遭受过类似的质疑,开始的时候还愿意跟每个人解释,后来就放弃了。 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想要的生活,而对于多数养猫铲屎官的人来说,他们都愿意追求:祥和宁静,平平淡淡且幸福的生活。 可是,宠物猫跟流浪猫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容易被驯服。 我写了一篇文章,很受网友们热论,他们对此也发表了各自不同的意见。 “收养流浪猫半年后,我把它扔了” 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到了一个观点: 有些流浪猫能被驯服,并且愿意亲近人;也有一些流浪猫,无论你对它多好,它就像个“白眼狼”,根本养不熟。 的确,在我身边那几个养流浪猫的朋友们中,只有一个朋友跟流浪猫建立了不错的主人与猫的关系。 其余的几个朋友住在农村老家,最终选择将猫咪“放生”,不再禁锢着流浪猫追求的自由。 原因在于:几个朋友收养的流浪猫,攻击性很强,一言不合就抓人咬人;连老家里养的鸡鸭鹅,猫咪都不愿意放过。 在经过了各种尝试与努力后,朋友终于决定跟流浪猫恢复以往的关系。 它们如果饿了,回到家里会有吃的;吃饱睡醒后,愿意去哪里玩就去哪里。 那些喂不熟的流浪猫,本质上是:缺少社会性训练。 你要明白,猫咪被人类驯服至今的历史,不过100多年。 而狗狗陪伴人类的时间,被人所驯服的时间,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直到如今家里养的宠物猫,人类依旧没有完全驯服猫咪。 与猫咪相处最融洽的状态是:猫咪温顺,乖巧,吃饱就睡觉,能给人精神和生活上的陪伴。 流浪猫容易喂不熟,就在于“缺乏社会性训练”。 简单来说就是:在流浪猫出生之后,很少与人类密切的接触。 一只幼猫,即便是宠物猫的幼崽,如果在这只猫咪生命的前8周不跟人类接触。 那么在这只幼猫成年后,依旧会保持着很强烈的攻击性。 它们不愿意跟人接触,很难与人建立起好感和信任度,变得“自我且自私”。 而且,流浪猫从小就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为了获得食物,它们很努力很艰难地生活着。 即使流浪猫被你带回家圈养,在猫咪的内心深处,它依旧会有这样的像法: “它属于外界,属于大自然,有自己完全的自由,并不属于你,也不属于你的家庭。” 当我们在训练家里的宠物猫时,如何让猫咪更粘人更听话?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建立“主仆关系”。 猫咪最爱什么?答案是:食物。 所以,铲屎官要让猫咪的潜意识里明白“食物是铲屎官给我的,如果我不乖,那就没有吃的了。” 当你每次喂食猫咪的时候,不要把猫粮放在碗里,而是你端着猫碗;让猫咪闻到食物的味道,但你不给猫咪吃。 什么时候猫咪愿意跟随你,向你表现出好感,什么时候再喂食猫咪。 只有不断重复这种行为,猫咪的意识里才能加深对你的依赖和信任。 只不过在训练流浪猫的时候,这种办法更多只能辅助,却不能完全改变流浪猫的性格和基因。 今日话题: 你养的猫,有没有“攻击性”?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