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宗合 中国台湾当局将154只走私宠物猫安乐死一事最近引发轩然大波。 事件起因是台湾海关近日查获了一艘走私渔船,搜出6笼共154只名贵宠物猫,包括俄罗斯蓝猫、布偶、波斯猫、美短、英短等品种。 台湾当局依据“走私没入动物及其用品处理作业程序”,于21日将全部154只猫实施了“安乐死”。 这一举措引发了大量网友的不满。人们指责台湾当局的做法过于残忍,这154只宠物猫本该有更人道的解决办法。 那么问题来了,对走私宠物猫进行安乐死到底合不合适?什么才是更人道的解决方式? 对于走私入境的活体动物,国际上通常遵循1975年颁布的《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简称“华盛顿公约”)。公约中明确规定—— 各国(地区)海关若查获走私濒危动物,在可追查来源国(地区)的情况下,须由来源国(地区)支付运送费将动物接回;若无法查明或无法送回,则由入境国(地区)妥善收容。 不过这里说的是濒危动物,对于宠物猫狗并没有具体规定。但公约中还有一句话,“若走私动物并非公约中的濒危及管制物种名单,处理方式则由各国(地区)自行制定法律加以规定。” 也就是说,如何处理非濒危的宠物,完全看各国(地区)的法律法规。 从这个角度来看,台湾当局以未经防疫、防范狂犬病入侵为由,依照“走私没入动物及其用品处理作业程序”中相关条款,对154只宠物猫实施安乐死似乎没啥不妥。 其实,对走私入境的动物实施安乐死,在国际上算是通行惯例之一,很多国家(地区)都是这么做的。但也有一些国家(地区),采用的网友所说的“人道”方式。 比如在英国和日本,对于查获的走私宠物,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先隔离检疫,确保宠物健康不带有狂犬病,再交由民间机构收容饲养。 在台湾当局扑杀这154只猫前,其实就有动物保护组织提出,他们可以花钱给宠物猫们做检疫,确认健康后再由他们收容饲养。 中国台湾的谨慎做法或与20多年前打击走私不力,导致台湾牲畜爆发口蹄疫损失惨重有关。 另一方面,各国(地区)处理走私宠物的严苛程度,其实还与所谓的“狂犬病疫区”有关。为防范高致死率的狂犬病,很多国家(地区)会依照他国狂犬病的严重程度,对应不同的防疫流程或处理方式。 比如在生态脆弱的澳大利亚,根据是否存在狂犬病及其严重程度,将世界各国划分为“不受认可类别”和“受认可类别”—— “不受认可类别”国家(地区)的宠物即便有检疫证书也不行,必须在“受认可类别”国家(地区)住上一段时间,接受各项检查检疫后才行。 2016年,好莱坞知名影星约翰尼·德普的妻子艾梅伯,在未走任何检疫程序的情况下,将两只宠物狗带上私人飞机飞赴澳大利亚探班。 根据澳大利亚法律,艾梅伯一度面临最高十年的牢狱之灾,两只宠物狗也可能被安乐死,最后在强大律师团的运作下,德普夫妇在缴纳了巨额罚款后得以将宠物狗带回美国,但艾梅伯因此被澳大利亚当局永久禁止入境。 今年6月,美国以防控狂犬病为由,禁止113个狂犬病“高风险国家”的狗入境,为期一年。无论是否有检疫证明,甚至本国狗去过“高风险国家”再返回都不行,完全实施一刀切。 可见在如何处理走私宠物上,各国(地区)并无统一的标准。 当然了,中国台湾这次扑杀宠物猫的争议还在于,一次对154只宠物猫实施安乐死,给人感官上的冲击太大了。检索世界其他地方的相关新闻,也没见到过一次扑杀上百只宠物的类似案例。 有动保人士就指出,“走私没入动物及其用品处理作业程序”系行政规则、存在修改空间,鉴于此次宠物猫数量多,应赋予执法裁量弹性。 不管怎么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从根源上斩断走私宠物的链条,才是保护动物的最佳方式。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