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的这只老虎叫Ty,我们就叫它泰吧。 (图片来源:dailymail) 泰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野生动物康复中心。 2013年,泰17岁,它的身体出了毛病,大概两周没吃东西。弗农·叶慈(Vernon Yates)是它的饲养员,把泰当儿子来养,看到它病怏怏的很担心,马上带它去看了兽医。 17岁是人类的青春期,但对老虎来说却是垂垂老矣,泰已经是个老爷爷了。一般来说,生活在野外的老虎寿命最多也就十来岁。 医生马上给它做了胃镜检查,整个过程很顺利,泰很乖,一点也不折腾。用医生的话来说,“这只老虎是一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可爱的猫”。没有夸张,原话用了4个very。 叶慈抚摸着泰,兽医们正准备给老虎做手术 (图片来源:dailymail) 在胃镜检查中,医生发现了泰的胃里有超大的毛球,就给它安排了开腹手术。 (图片来源:dailymail) 毛球一共有4坨,而且是真的大,取出来之后往秤上一放,好家伙,3.6斤左右,4坨加起来跟个篮球一样大。 (图片来源:dailymail) 之前英国有一只长毛猫也是被毛堵了胃,吃喝不得,差点要了命,最后给它安排了手术取出毛球。这只猫咪的毛球有足足215g(0.25斤)。 对于猫咪来说已经很大的一个毛球,和老虎的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14个猫毛球才能顶1个虎毛球。 (图片来源:Mercola Healthy Pets) 术后的泰需要时间来恢复,不过它有着一个很爱它的饲养员,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咱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可能是:为什么老虎也会吐毛球? 家养的猫咪一天会花25%-30%的时间来舔毛,整理自己的毛发。猫咪的舌头像倒钩一样,很容易舔着舔着就把毛给卷进肚子里。 (图片来源:inf.news) 科学家发现,平均一只短毛猫每年会损失28g/kg的毛发,其中2/3的毛发都是在粪便里发现的。 吃下去的毛如果不多倒还好,都可以通过粪便排泄出来,但对于一些本身就容易脱毛的猫来说,如果舔太多的毛,就很有可能在消化道中聚集,形成毛球。 老虎也是猫科动物,会舔毛梳理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它们的舌头和猫咪一样,也有倒刺般的乳突。 (图片来源:wikipedia) 特别是像泰这样的老虎,在人类的精心照顾下,没什么事可以做,所以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舔毛(同样,室内的猫也会比流浪猫花更多时间来舔毛)。 只要有毛下肚,吃多了都会变毛球,小毛球就会吐出来,大毛球就有可能堵住了。 下面这个毛球就是狮子吐出来的,准确来说应该叫毛棍,毕竟它不是球形的。 (图片来源:dailymotion) 不只是老虎泰,其他大猫也会遇到毛球吐不出来的问题。 下图的豹子正准备吐毛球,被人抓拍到了。 (图片来源:dailymotion) 2015年,科罗拉多州的兽医从一头年轻的非洲狮胃里取出了毛球,巧的是,它的毛球也是大约3.6斤。 如果你想在网上找到老虎正在吐毛球的照片,会发现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可能是因为百兽之王有偶像包袱吧,一般都会悄咪咪地吐毛球,不会给人随便抓拍的。 如果说要给“老虎只是放大了的猫”找证据,那吐毛球肯定得算一个。 最后祝大家虎年大吉! 参考文献: 1、Do Big Cats Get Hairballs?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nimals/article/animals-lions-cats-health-pets 2、The cat's me-OUCH: Ty the tiger has giant basketball-sized HAIRBALL surgically removed from his stomach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329397/Ty-tiger-basketball-sized-hairball-surgically-removed-stomach.html 3、The effects of diets varying in fibre sources on nutrient utilization, stool quality and hairball management in cat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pn.13289 4、Influence of the dietary fibre levels on faecal hair excretion after 14 days in short and long-haired domestic cat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vms3.6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苏澄宇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已获得授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 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科普博览是中科院科普云平台,由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依托中科院高端科学资源,致力于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供趣味科教服务。 点这里告诉我你在看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