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这个玩意儿还是很恐怖的,它的致死率基本上是100%,基本上没有治愈的案例。而且这种传播性疾病的症状也很恐怖,并不是传闻中的学狗叫、咬人之类的,它的别称是“恐水症”,喝水、听到水的声音甚至想到水就会造成严重的喉肌痉挛,患者最后因为窒息、体液缺乏等症状而死亡。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动物界很多动物都携带,猫、狗、蝙蝠、狼等哺乳动物都可能携带这种病毒,尤其是在外流浪的动物,因为它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外界携带该病毒的同类或者异类。家养的宠物好很多,主要是因为它们生活在人类周围,和外界携带此种病毒的生物接触较少,比较难以感染,就算感染了也会有明显的行为异常,比如短时间的疯癫、狂躁等,这时人们也不会接触。 迄今为止全世界狂犬病的病例并不少,在人口大国全国每年报道几百例一两千例都不算多,因为这种病毒因为致死率很高,哪怕是动物感染这种病毒也会很快死亡,而致死率和传播性一般是反相关的,因为感染的很快就死了也就少了很多传播的机会。据卫生部门的报道,我国近5年狂犬病报道已经连续明显地下降,但是去年统计下来还是有202例。然而日本却已经50年没有狂犬病案例的报道。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计划免疫,这一点和人类消除天花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现在疫苗很多,可是天花仍然是人类唯一一个消除的疾病,不过天花病毒并没有灭绝,在自然界、在实验室中还是有天花病毒。计划免疫可以提前让没有结果病毒的人体内产生抗体,当遇到相应病毒的时候,就可以在早期病毒刚入侵的时候通过抗原抗体结合使病毒衣壳和核酸的功能丧失,进而使人体能抵抗疾病。 不过对于狂犬病的计划免疫和天花不同,天花是直接针对人,而狂犬病的消除则是针对宠物。在日本宠物的检验检疫要求较为严格,宠物都需要早期注射疫苗,这可以避免宠物接触并感染病毒,当然可以减少经过宠物传播给人类的案例。此外,日本人口虽然不少,也有1.2亿,但是日本城镇化水平很高,人们聚居在城镇和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的接触较少,因为野生动物感染的就也较少。 然后是法律法规的规定。1950年日本制定了《狂犬病预防法》起,狂犬病例急剧减少,1956年开始0发病,直到保持到现在。这部法律规定,家养宠物必须注册登记,并且每年接种一次狂犬疫苗。日本城市化程度高,大量人口居住在城镇,然而很多人养宠物。人口的集中也导致人类周围的宠物比较多,又造成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遗弃的宠物增加,相关法律的强制实施也减少了遗弃的事件,宠物疫苗接种率也更高。 而且也建设了不少宠物收容中心,收容中心好的地方是可以减少街头流浪的宠物,该看病看病该养老养老,同时在社会上募集愿意收养的宠物主去收养。当然,遗弃动物很多,有些遭受了人类不公的待遇对人类敌意比较大,还有些因为虐待而残疾,还有因为流浪而造成残疾,还有很多宠物没有人收养,可收容中心早晚会满,因此会定期人道灭杀,用注射等方式将流浪宠物杀死,减少流浪的同时避免收容个体再回街头游荡。 其实主要就是规范人和动物的饲养,人们得自觉遵守规定,不随意丢弃、遛狗牵绳、较为严格的计划免疫,不打疫苗不让养,时间久了宠物猫狗群体中携带或者感染狂犬病的就少了,就算咬了人一般情况问题也不大。而造成狂犬病传播的主要是野猫野狗,不知道钻到哪里去搞一身病毒细菌,所以要加强流浪宠物的收容和人道灭杀。当然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更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在被咬之后也能意识到打疫苗。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的减少,主要的原因也是加强了宠物和宠物主的管理,要求遛狗牵绳、给宠物打疫苗,一些城市也落实了挂名牌、植入芯片的管理措施,狗丢了更容易找到主人。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宠物疫苗推广不是还不充分、部分人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常不自觉、生活条件虽然改善了但是遗弃的宠物也更多了,很多人饲养就是一时兴起,搬家、分手都能把宠物给扔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