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文汇网报道,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4月18日宣布,4月21日起在全港各区增设超过60个“宠物共享公园”,届时香港宠物共享公园的总数将超过100个。其中超过20个场地位于海滨长廊或附近的公园,湾仔维园亦开放指定位置作共享区域。 香港首个宠物“狗”公园于 2007 年 4 月 1 日正式启用,位于湾仔码头鸿兴道至红隧入口的一段海滨长廊,占地 1 .2 公顷。 2019年,深圳市首个宠物公园开放,位于福田区景田北六街,宠物科普知识栏、训练设施、宠物便池、配套洗手池一应俱全,深受铲屎官们的欢迎。截止到目前,深圳市宠物主题公园仅此一家,而根据《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的规定,狗狗不可以进入公园等公共场所,如何给狗狗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深圳市目前仍在积极的探索中。 虽然在宠物公园设施上,香港暂时领先一筹,但此次新冠疫情中,对于宠物的人性化管理,却让深圳扳回一局。4月3日,全国首个宠物方舱在深圳建成,为新冠隔离人员免费托管宠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犬、猫宠物托管的最大容量为300只,而且暂不收取费用。 香港也不甘落后,4月18日,渔护署发出声明,“如主人为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者或其密切接触者而需留院治疗或前往检疫中心隔离……在取得主人同意后,将有关宠物送往新界南动物管理中心接受检疫隔离及兽医学监察。期间,渔护署人员会照顾有关宠物,亦会按其健康情况作特别安排,同时会按情况为宠物抽取样本进行2019冠状病毒病病毒测试,当病毒测试结果呈阴性反应及兽医学监察结果满意,渔护署会安排主人接回宠物。” 此次渔护署明确表态实属难得,一月仓鼠事件之后,三月底政府修订《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规定可要求宠物主交出动物,否则可被判罚款及监禁。消息经媒体刊出后,引起香港各动保组织的关注。总部位于香港的世界爱犬联盟更是频频发声,多次致函立法委员陈克勤先生沟通探讨。在陈议员的敦促和关切下,渔护署终于有了正式的回应。 就在深港相继发力,争当对待动物最友善城市之时,老牌一线“魔都”上海却屡屡爆发出不和谐的声音。4月6日,上海某小区棒杀柯基事件引爆舆论,并蔓延至海外,致使上海市的文明形象受到严重的打击。事后在动保公益团体的推动下,上海市24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疫情期间设宠物健康驿站。4月12日,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发文,指出将在新冠疫情期间科学合理设立犬猫托管点,有托管需求的犬猫主人可提出申请,饲养、检测、诊疗等费用由犬猫主人自行承担。虽然“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但总归是让大家觉得这更像是一种“被迫”的补救之举,而不是积极主动的“预防”阻止悲剧的发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世界爱犬联盟创始人玄陵先生谈到,“就深圳而言它保留了全国文明的火种和希望。与深圳相比,上海的经济发展迅速,文明进步似乎没有跟上。深圳更包容,更大气。在有限资源、有限精力、有限秩序的疫情疲惫期间,能有深圳毛孩方舱的文明之举,实属难能可贵!与国际接轨,首先看对待犬猫的态度,看来深圳更加与世界接轨,也显示了深圳人的高素养。上海接受西方文明更早,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本无他人能出其右,但它已被深圳远远超越。不仅是对待动物方面,在疫情防控方面也能充分体现,我为深圳感到万分骄傲,因为它是祖国的一盏明灯!” 看来,在动物福利发展方面,大湾区已领先一个身位出发,希望国内其他城市能迅速跟上,并期待他们弯道超车,因为只有这样,我国的动物保护事业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世界领先的生态文明大国指日可待!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