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大钞上隐藏的“跪拜猫”,你发现了吗? 100元人民币正面毛主席头像两侧,有6(头部两边各3只)只“猫”。 “一只猫”张着嘴,高举两只手站在中间,眼睛还是铜钱的形状,站立猫左右的“两只猫”举起前爪,作跪拜状。” 奇天下之大怪!为什么百元大钞上会有猫呢? 据中国人民银行透露,“跪拜猫”图案,其实是湖北江陵雨台山89号墓出土的战国漆器上的几何云纹。 猫这种可爱的生物,灿烂辉煌的古文明怎么少得了它呢? 《礼记·郊特牲》:“八蜡以祀四方”。郑玄注:“四方,方有祭也,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八蜡神是古人祭祀的农业神明,猫神和虎神并排第五。因为猫神通广大的捕鼠技能,被人崇拜。 现代人想养猫,可能会直接去领养或购买,但古代人想养一只猫可没这么简单,他们需要先挑一个纳猫的良辰吉日。 再找人写一张纳猫契,请天上的西王母、东王公做见证人。 纳猫契上还记载了详细的纳猫日期,猫咪长相及纳猫人对猫的期盼:在家守好粮仓好好抓老鼠,叮嘱猫咪千万不能乱跑到某处等。 现代·陈阳 《纳猫契》 写完纳猫契也不能接猫回家,还有一步——下聘礼。从选好日子到写纳猫契,再到下聘礼,这一套仪式感满满的流程走完,才能正式把猫咪接回家。 清 · 沈振麟 《猫竹图》 陆游曾在《赠猫》中写道:“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他说自己包了包盐作为聘礼换了只小猫,希望它能好好抓了老鼠,保护自己家里的书籍不被老鼠啃食。 唐宋年间,工具猫逐渐征服人类成为宠物猫。 2020年4月,在河南新乡一处宋代墓葬,考古学家发现了中国考古史上“第一只宠物猫”。 据考古学家透露,这只小猫咪的遗体安放在主人的肩膀处。 此外,这个唐代出土的唐三彩骑马俑上,也有和女主人平起平坐的小猫咪。 事实证明古人不仅崇拜猫,也喜欢撸猫,古代猛男也不例外 2021年4月,山西出土了2700年前纯金猫爪。 据考古现场负责人曹俊介绍:由于出土位置是男性墓主人的腰部。 所以他猜测,这是主人戴在腰间的饰物。 古人有纯金猫爪装饰,现代人有猫爪牛奶杯、猫爪冰淇淋、猫爪袜子...... 古代人和现代人吸猫,相比之下,你觉得谁更胜一筹呢?哈哈哈哈~ 如果你以为古代猫奴也就只会吸猫,而不懂猫,这就肤浅了。其实,先辈们对猫咪的习性了解已经十分透彻了。古代人知道给公猫做绝育?古文有记载,番禺丁仲文孝廉(杰)云:“公猫必阉杀其雄气,化刚为柔,日见肥善。”也就是说,他们居然还知道公猫绝育后性格会变得温柔,而且还会很快吃胖。 知道猫咪会定点上厕所? 《崇正辟谬通书》记载:“纳猫法,用斗或桶,盛以布袋,至家讨著一棍,和猫盛桶中携回。路遇沟缺,须填石以过,使不过家,从吉方归。取猫拜堂灶及犬毕,将箸横插于土堆上,令不在家撒屎,仍使上床睡,便不走徃。” 古人纳猫时,向原主人讨双筷子,和猫咪一起装进袋子里接回家。到家后,将筷子插在一个土堆上,猫咪就知道在这个土堆上固定上厕所了。 甚至还发现了猫对猫薄荷会很上头? 《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薄荷,猫食之醉。陆农师曰:薄荷,猫之酒也。” 明·朱瞻基《五狸奴图》(局部) 另外,古代的猫奴们被称为“猫精”,在给猫起名字这方面,古代猫奴们也丝毫不逊色,他们管自家猫叫 “狸奴”、“小於莵wutu”、“衔蝉”、“衔蝉奴”、甚至还有叫昆仑妲己的...... PS.小於莵就是小老虎的意思。 小猫咪的魅惑能力就是这么大,连古代皇帝也是不折不扣的猫奴。 据《明史》记载,明朝嘉靖皇帝有只名为霜眉的长毛狮子猫。霜眉十分通人性,陪着他批奏折,陪着他入睡...... 自己的爱猫霜眉死后,嘉靖皇帝难过到吃不下饭,还亲自为他选了处好地方安葬,并令大臣们比赛写青词为其超度。 图源@网络 后来有大臣安慰嘉靖皇帝说,狮子猫霜眉来世必定是“化狮为龙”。为此,嘉靖皇帝将安葬霜眉的景山北面命名为“虬龙冢”,将种在旁边的柏树命名为“虬龙柏”。 据说,这棵“虬龙柏”至今还在呢,在附近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碰运气找找看~ 能让古人为其疯狂,也能治愈现代社畜。可见小猫咪的魅力,就算历经数千年也只增不减。 古代文物、古诗词、古代画作......都有猫咪的身影,仔细想想我们吸的是猫吗?不,不是,我们吸的是灿烂辉煌的中华古文明啊!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