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自古以来,中国人形容起它来就没有好词儿,“狼心狗肺、引狼入室、狼子野心“。它在人的眼里就是一种凶残、狡猾的动物,想想都让人害怕。 2018年,中国上映了一部电影《重返狼群》,讲的是一个四川美女画家李微漪和她的”狼儿子“格林,共同生活的传奇经历。人与狼的母子深情,感动了无数观众,票房很快达到了上千万。 天性凶残的狼,为什么会和人生活在一起? 格林和李微漪为何情同母子? 他们现在怎样了? 1、母爱泛滥,认狼作子 2010年,成都的年轻女画家李微漪,到位于川西的若尔盖草原写生。 李微漪到牧民家讨水喝,无意之间听到了一对狼夫妻的故事。 辽阔的若尔盖草原,美得让人窒息,却隐藏着自然界的无情和人类的杀戮。 这里本来生活着,包括狼在内的许多野生动物,随着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可以供狼捕食的动物越来越少。 狼不得不闯进牧场,偷人类饲养的家畜。有些人也捕捉狼,通过卖狼皮来获利,人和狼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一只母狼刚产下一窝小崽,公狼为了养活它们,咬死了一只牧民的羊。公狼遭到了疯狂的围猎,在逃跑中踩中狼夹子。它狠心咬断狼爪,夺命而逃。 公狼被牧民和猎狗,逼进石缝里,被刀捅进喉咙惨死,皮也被剥下来挂在墙上。母狼无法独自养活狼崽,故意吃下人投喂的毒肉殉情。 母狼在毒药发作前,拼死爬回窝里,见小狼崽最后一面。挨个舔吻小狼后,它将自己的背皮咬破,为的是不让牧人得到完整的狼皮。 一窝眼睛还没睁开的小狼崽,就这样成了孤儿。 从小喜欢动物的李微漪,听到这个悲惨的故事后,决定去找帮助这群小狼。 她经过四处打听,给了一个收皮子的牧民500元,对方用拖拉机把她送到,掏到狼崽的牧民家。 在牧民家里,她得知6只狼崽,只剩下一只,已经饿了5天。小狼崽躺在地上,像一坨牛粪一样,一动不动。牧民说,看它没软就没扔。 李微漪哭了:“我还是来晚了。”忍不住发出了一声长啸。装死的小狼崽,被惊动了。它耳朵动了一下,翻了个身,跌跌撞撞地朝她走去。 她惊喜地用牛奶泡饼干,救活了小狼崽。狼崽吃饱后直往她的怀里钻,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几天后,在李微漪精心照顾下,小狼崽虚弱的身体,渐渐变得硬朗了起来。 可是她很快面临一个选择,自己回成都了,小狼怎么办? 看到这个弱小的生命,对自己的信任,李微漪觉得自己无法辜负它。她把小狼藏在一只纸箱子里,带回了成都。 至于,它长大了以后怎么办,李微漪还没来得及想那么远。 2、情同母子,担忧将来 小狼崽就这样进入了成都市的公寓。一开始,男友亦风坚决反对,说她是引狼入室,可是又拗不过她。 他们给这只小狼取名叫格林,英语是“绿色”的意思,是狼眼睛的颜色,也是草原的颜色。 从此以后,李微漪把格林当成孩子养,当起了狼妈妈。狼崽和李微漪培养出了母子般的感情。 格林吃的是牛肉、牛奶、鸡蛋,他们在食物里撒上一点液体钙,给它补钙。 格林虽然是狼,它也有柔情的一面。吃饱后它会躺在地下,露出粉红色的肚皮,然后用爪子碰碰他们的腿,示意他们抚摸自己的肚皮。 哪怕李微漪买菜,离开半个小时,格林也要又蹦又跳地,表示热烈的欢迎。 格林能听懂“妈妈”的话,它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妈妈的表情,揣摩她说的意思。当李微漪和亦风大笑时,它也会眯着眼睛,裂开狼嘴,露出狼笑。 李微怡伤心难过时,它仿佛能体会到,耷拉下耳朵、把脑袋拱进她的臂弯里,一边轻轻的摩梭,一边发出安慰的“吱吱”的叫声。 邻居开始以为它只是一只狗。格林对人亲近,特别喜欢和小孩子玩。因为对人没有防备,它被一个穿高跟鞋的女人,踩掉了一根脚趾以后,它的脚印特别好认。 格林的体格越长越大,慢慢展示狼的天性。 它在小区的池塘里学会游泳、熟练地捉鱼,用牙齿咬坏家里的东西、抢邻居从市场买回来的肉。李微漪只好跟在后面,不断地赔礼道歉和赔偿。 劲头上来,还会撕咬李微漪的脚腕儿,大喊着也制止不了。李微漪狠狠一口咬住格林的嘴管,咬出了血,直到它求饶为止。 怕格林上街咬人,她想给它套上狗绳牵着走。但它趴在地上不走,肚皮、四个爪子都磨破了,只好作罢。街上的路人看到都笑着说:这只狗好倔啊。 这就是狼的自尊,它宁死也不会把自己的命运牵在别人手里。 正因为这样,格林差点闯了大祸。 有一天,它偷跑到街上和几只流浪狗玩儿。流浪狗被汽车撞死了,格林受了刺激,在马路上疯跑,引起了交通堵塞。 李微漪以为被撞死的是格林,她伤心走到狗的身体旁,通过毛色看出那不是格林。后来,她在绿化带的角落里,找到了蜷缩成一团的格林。她抱着瑟瑟发抖的格林,忍不住流下眼泪。 她开始思考,格林慢慢长大,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狭小的室内,城市终究不是格林的归宿。 亦风提议,把它送到动物园。 他们到动物园考察,看到一只死气沉沉的老狼。 她觉得这不是格林的归宿,对狼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在圈养中死去才是最大的悲哀。 李微漪第一次产生了,送格林回草原的想法。 可是亦风却发出疑问:被人养大的狼,还能自己捕猎吗?这也正是她担心的。 对格林今后的去处的担忧,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他们的心头。 3、城市无门,送狼回家 格林渐渐长大,破坏力越来越强。 李微漪把它的活动范围,控制在室内和天台上。无聊的格林,很快学会了看电视、按遥控器。它喜欢看动物世界,跟着电视上的狼,学会了狼嚎。 每到深夜,它就爬上天台,发出一阵阵狼嚎。邻居们开始怀疑她养的是一只狼。 物管和派出所先后上门,告诉他们,即使格林是一只狗,这种大型犬在城市也不允许养。 他们遭到了邻居的报复,家门口被扔满垃圾和狗屎。他们联系了亚洲动物保护组织,对方说可以收养格林。 李微漪担心,格林和外国的狼的品种不一样,万一去了被欺负怎么办?这个方案被否决了。 经过认真考虑,李微漪和亦风决定把格林送回若尔盖草原。 他们开始试着激发三个月大的格林的野性。 他们用活鸡,让格林练习捕食。格林见鸡活动了,扑上来照着鸡肚子,狠狠地咬了一口,猛甩头部撕咬起来,一眨眼鸡就进了它的肚子。 不久以后,楼顶被广告公司买下来,格林失去了在城市的最后一块乐土。 2010年7月,李微漪陪格林回到若尔盖草原,决定教会它捕猎的本领,亲眼看着它回归狼群。 4、獒场野化,回归草原 为了让格林适应群居生活,李微漪把它扔进朋友老林的獒场,让它适应獒群的规则。 6只牛犊大小的藏獒,把格林当做沙袋玩。晚上,格林被欺负了一天,带着满身伤,回到妈妈的床底下躺着。李微漪心疼得掉眼泪,但她知道这些都需要它自己去解决。 聪明的格林,受到头獒“皇帝”的喜欢,别的藏獒就不敢明目张胆地欺负它了。 后来格林利用炎热的天气打翻水盆,害的藏獒没有水喝,气急败坏地追赶它,格林却钻进自己提前挖好的洞里。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藏獒们和格林成了好兄弟,还一起和别的狗群打架。 人们常说狼心狗肺,可是李微漪却感受到狼儿子炽烈、纯粹的爱。 有一次,妈妈得了肺气肿,卧床不起。格林每天卧在她的窗户底下,寸步不离。它自己饿着肚子,把存粮野兔从窗户里扔进来,给妈妈吃。狼的心里认为,只要吃饱了就能活。 后来,李微漪回成都治病,把格林托付给朋友照顾。格林追着她坐的车,跑出去很远。 在妈妈不在的时候,格林每天都会到山坡上坐着等,望向汽车消失的公路尽头。 几个月后,妈妈终于回来了,格林高兴的在地上打滚,把头钻进妈妈的怀里,享受着她的抚摸。 有一次,李微漪的脚扭伤了,格林远远地牵着一匹马来了,扬起爪子推她的后背,意思是让她骑马。 他们之间产生了超出人和动物的感情,那是一种有安全感的亲情,甚至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纯粹、美好。 李微漪想,为格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秋天到了,7个月大的格林即将进入成年,李微漪却听到它发出:”汪汪“的狗叫声,她意识到格林该离开獒场了。 在这里格林没有生存危机,即使捕不着猎物,它还可以回到獒场吃牛肉、喝牛奶,永远摆脱不了被圈养的命运。 如果今年冬天,格林还不能被狼群所接纳,它一辈子就毁了。 要么成为孤狼,游走荒野中冻死、饿死、被人打死。要么被带回城市、困在笼中,生不如死。 因为,冬天是狼王最容易接纳幼崽的时期。 冬天不宜捕食,狼群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抵抗严酷的环境。过了冬天格林成年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狼群,而孤狼是无法生存的。 李微漪做出了一个视死如归的决定:离开獒场,带着格林去寻找狼群,哪怕成为它们的“主菜”。 5、望子成狼,九死一生 一场大雪之后,李微漪带着7个月大格林离开了獒场,向狼群出没的草原中心地带走去。 在零下15℃的荒野中,她一住就是两个月。 他们迷过路、挨过饿,遇到过不友好的牧民追打格林。 在冰天雪地的草原,寻找食物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格林学会了捕猎,他每天都能捕捉到一些野兔之类的小动物。有护食天性的小狼,愿意分出自己的一大半食物给妈妈。 她们终于发现了狼群的踪迹,但格林想要回归狼群,还要去捕猎牦牛交“投名状”。 为了让狼群接纳格林,他们把买来的死的牛羊放在附近,给狼群吃;把格林的粪便和狼的粪便混在一起,让它们熟悉格林的气味。 两个月后,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格林通过了狼群的考验,通过狼嚎建立了联系。 终于有一天,狼群的嚎叫像“集结号”一样,召唤格林归队。 格林依依不舍向的他们回头望了一眼,从雪中拔出前肢,迈出了离开人类的第一步。 格林走后,李微漪哭了好几天,她和亦风没舍得马上离开。他们想看看,格林能不能好好的活下来。 一个多月后,他们看到朝思暮想的格林,和狼群一起围猎羊群,与牧民和牧羊犬斗智斗勇。 格林也认出了他们,没来得及喊它,它已经快速扑进了李微漪的怀里。她紧紧抱着格林,像抱着久别的孩子。 格林发出依恋的叫声,不断的用脖颈,蹭着妈妈的脸颊。 格林的模样变了,它身材更加魁梧、皮毛光滑油润,狼眼炯炯有神,瞳孔中透露出坚毅的熠熠神光。 她哭着捧着格林的脸,亲它的脑门儿,看来,格林和狼群一起生活的不错。 格林伸出舌头,舔干了她下巴上的泪滴。李微漪和亦风甚至产生了,不放格林走,养它一辈子的想法。 不远处,同伴发出狼嚎,似乎在催促格林回去。李微漪狠了狠心,让格林跟着狼群走了。 格林低垂着尾巴,犹豫着向后退着,转身向狼群的方向走去。突然,它猛地掉头,以十倍的速度狂奔回来,冲到她面前。她紧紧抱搂着格林的脖子,舍不得放它走。 就这样徘徊了几次,八个月大的格林在荒野中消失,从此重返狼群。 亦风质问她,为什么要让格林走? 她喃喃自语:格林是自由的,剩下的路该自己走了。 正是大爱无私,所以才没有选择自私的拥有。 6、小别重逢,母子不相亲 格林回归狼群后,李微漪回到了成都,却没有过上正常的生活。 2013年1月,和格林分开700多天,她每天都在思念它。她把自己和格林的故事写成《重返狼群》一书,希望更多人关心狼的生存环境。 许多人都关心的是格林现在怎么样了,它还活着吗? 一天网友回复说:格林被人捉了,正被铁链拴住,在大街上售卖。 她心急火燎的拉上亦风,赶回若尔盖草原,看看格林是不是还活着。找到那只被抓的狼时,她松了一口气,不是格林。 他们在草原上守候了一年,有时也能看到格林独特的爪印。它就在附近,可是一直没有出现。他们经常在帐篷前,发现死羊羔、野兔,一些漂亮的石头。 其实在他们刚到草原的时候,格林就知道了,一直避而不见,是因为抚养幼崽。 2014年的一天,他们起了个大早,和格林一家三口碰上了。李微漪想到那些东西是格林送的,它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妈妈。 格林没有像以往那样热烈的扑过来,墨绿色的眼睛,像蒙上了一层浑浊的尘土,眼神也变得陌生。 李微漪像从前那样,蹲下身子,张开双臂:格林乖,快过来,妈妈抱。 格林抖抖狼鬃,耳朵重新竖直,狼眼里的喜悦转瞬即逝,流露出的是困惑、疼痛和不解。 她殷勤的上前两步,它后退。 她再向前,它再后退。很快,格林向走远的妻儿的方向跑去。 在它回头的一瞬间,李微漪看到它眼角的一抹亮线。 格林最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毅然转身迅速的纵身跳过围栏,一眨眼消失在原野。 母子相见,却不能相亲。 李微漪的心像被刀割般疼痛:格林,你这一走,妈妈还能再看见你吗? 随着草原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加上猖獗的非法盗猎活动,越来越多的动物消失了。在专卖狼牙狼皮的店里,售卖用620张狼头皮拼接而成的狼皮袍。 一个死牛贩子告诉她,格林成了新的狼王,过去它对人类没有戒心。它亲眼看到,自己的四个孩子,三个都被人猎杀了,它不敢相信人了。李微漪的心情很复杂,人类欠它们的太多了。 格林仅仅为了吃饱肚子能生存,而人呢,却因为自己的贪欲,破坏了生态平衡。 人比狼高等,但狼比人高贵。 李微漪带着悲伤和遗憾,离开草原,回到成都的家里。 7、十年再见,重拾亲情 李微漪觉得应该警醒世人,关注草原生态和野生狼群生存。 她认为书的传播力度太小了,决定制作一部以格林为主人公的纪录片。在野化和寻找格林的过程中,她和亦风拍摄了许多视频。 因为两人都不专业,拍出的作品略显粗糙,因为真实显得十分可贵。 7年后,他们将1700多个小时的素材,浓缩成了98分钟的电影《重返狼群》。没有资金,他们卖掉了自己的车、房。 2018年6月,《重返狼群》在全国正式上映,纪录片的最后只有一句字幕:“我们能救得了一匹狼,可是我们能改变狼的命运吗?” 观众被人和狼之间的真情故事所感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林业局的领导看到电影后哭了,在李微漪的努力下,在若尔盖草原成立了国内首个野狼保护站。 2020年8月,保护站挂牌后,李微漪好像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她觉得自己可以去找格林了。 她走到狼山脚下,看到一匹狼向她走来。亦风大喊:格林!格林! 李微漪唱起了,过去常唱给格林听的那首《传奇》。 11岁的格林,是一只老狼了。它像小时候一样,飞奔过来扑进妈妈的怀里,用脖颈蹭着她的胳膊,似乎在诉说这些年的离别之苦。 她紧紧抱着格林,热泪盈眶。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