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伙伴私信的问题,同时也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我们还是老规矩,先说答案:一只猪、一头驴、一匹马关在一起喂养,它们一般是不会打架的,而且说不定还能碰撞出什么“火花”。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结合这三种动物的习性开一下脑洞来说一下这个问题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驴和马 在农村春节贴对联时,在厕所门上,我们通常会贴上“六畜兴旺”,虽然这里的六畜泛指一切的家畜,但是六畜最早确实是指六种家畜,它们是:猪、马、牛、羊、鸡、狗。尴尬的是比牛、马对食物的要求都低的驴没在其中。不过,这并没有妨碍驴以前在农村的地位,因为驴耐粗饲、抗病、耐力强等特点,深受劳动人民的喜欢,因此,即使马比驴早驯化了1000年,但是驴依然成为了曾经农村地区最多的马科动物。 作为同科同属下的动物,驴和马曾经被人们广泛地放在一起饲养,因为二者的习性相差不大。但是,二者谁也没能替代谁,这是因为马相比较驴来说更加的高大,四肢更长,更利于奔跑,所以在古代,马就像现在的轿车一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的方便。而驴同样也有马不具备的特点,它虽然速度不如马快、体型也没有马大,但是它能长距离的负重,而且驴的蹄子结构相比较马更适合崎岖的山路,所以在以前,驴就相当于如今的货车或者拖拉机一样。 由于马和驴谁也代替不了谁,所以在以前马和驴经常一起饲养,二者习性相似,在人提供不同食物(马的饲料比较细,而驴的饲料比较粗,简单的说就是马挑剩下的草给驴吃)的情况下,二者和平共处。在这个前提下,突然有一天,公驴和母马相爱了。这是一场不被看好的“跨物种交流”,但是神奇的是母马竟然怀孕了,而且生下一只全新的动物,它比起马来要小一些,但是比驴要大,而且兼具了驴耐粗饲、抗病能力强、负重能力强等特点。于是,主人满心欢喜,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人,这样骡子(公驴与母马的后代是马骡,反之是驴骡,但在杂交中,马骡比驴骡更容易产生,所以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马骡)就产生了。 不过,骡子的主人没有高兴太久,因为随着骡子一天天的长大,它也到了该繁殖的年龄了,但是主人试了各种办法,无论是母骡还是公骡都没有留下后代。这个问题后来科学家们研究明白了,原来驴和马之所以能够跨物种繁殖,并不是因为二者没有生殖隔离,是因为它们属于同科同属下的不同种,基因非常的接近,所以染色体就有一定的几率结合,从而产下骡子这个杂交物种。 但是,马有64条染色体,驴有62条染色体,它们的染色体在结合时会做减数分裂,也就是各自一半的染色体重新组合在一起,就成了32+31等于63条染色体。而染色体是二倍体(多倍体也是偶数的)时,染色体才能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而拥有63条染色体的骡子无法正常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骡子几乎不具备生育能力。 当然,我们讨论的问题是马和驴能不能和平相处,答案显而易见,都能共同生育了,显然是能够和平相处的。 猪与马、驴会不会打架? 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由于马和驴能够和平相处,所以我们只看猪和马、驴任意一个物种能不能和平相处就完事了。 首先,动物为什么要打架?不同动物打架有以下三个主要的原因:领地之争、食物、水源之争,因此我们从这三个角度来看一下猪和马有没有冲突。先说食物,猪虽然是杂食性动物,但是在人类长期的驯化和饲养下,猪的食物已经变成了主要以流食(而且是熟的)为主,而马和驴它们虽然也被驯化了,但是它们吃的依然是草。因此,在食物上,它们并没有冲突。(下图的猪食,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肯定都比较熟悉,因为许多小伙伴小时候的家务活之一就是拌猪食) 其次是水。虽然猪喜欢在坭坑里打滚,但是给马和驴喝水一般都用水桶,这显然不符合猪对水的要求,而且猪本身就吃流食,里面含有大量的水,所以它通常也不需要单独的喝水。因此,猪与驴、马也没有水之争。 最后就是领地了。在野生环境下,无论是猪还是驴、马都有一定的领地意识,但是从被驯化以后,它们就没有什么领地可言了,因为驴、马大都会被绳子固定到一个区域内,而猪虽然是自由的,但是在人为的筛选下,现在的猪确实已经“懒得像头猪了”。因此,三种动物也没有所谓的领地之争。 总结 驴和马在人工饲养下是能够很好地相处的,这一点从骡子的诞生就能看出来了,如果再加上猪,它们三种动物也是能够和平相处的,因为家猪比起凶猛的野猪来,早已经开启了与世无争、吃了睡、睡了吃的节奏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