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动物行为学家Johan Lind带领的研究团队对25种动物的记忆力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成果刷新了我们对动物记忆力的认知。从研究结果看,多数动物的短期记忆力只有27秒,其中与我们人类基因最为接近,也是聪明程度仅次于人类的黑猩猩竟然只有20秒,这代表着人类的记忆能力是在与黑猩猩分化后逐渐演化而来的。 而我们今天说的主角狗也在实验对象中,它的短期记忆力比较出色,有足足120秒。(参考《中国科学报》20140304) 虽然狗的数据超过了大多数动物,但是120秒的时间也是非常短的,也就是说平时我们与狗相处中,大多数2分钟之前发生的事狗都忘记了。当然,这是动物对任意性事件的记忆能力,动物还有一个记忆,这是一种针对非任意性事件的记忆能力,通常动物对这种事物的记忆能力是很强的,而且是很久的,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吧。 我从出生家里就有一条小狗,这是一条黄色毛发的田园犬,我几乎可以用“发小”来形容它,因为从我会走路它就一直围着我转,等到我大一点了,它也喜欢跟着我去放牛,冬天去山上追野兔。直到我上学了,每天放学它也会早早地在家门口等着。 就这样到了我上初中那一年,邻村的姑姑来我家做客说家里刚刚盖了新房子,但是没有钱盖院子里,所以需要一只听话的狗来看门,于是,姑姑就把大黄借走了。 这一走就是四年,在四年后的除夕夜,一件让我们全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黄竟然从姑姑家自己走回来了,从它脖子上的一小段铁链看,它是自己挣脱了铁链走回来的,最关键的是从我家到姑姑家有好几里地,这段路它只走过一次,就是送它去的那一次。 于是,我爸妈决定继续留下大黄,过了几天我们过年去走亲戚告诉了姑姑这件事,姑姑也没有再要回去,就这样大黄在我家过了十几年后(一共)“寿终正寝”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狗的记忆力是很强的,至少是几年内发生的事情它能清楚地记得。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从狗记忆的角度看,从我家到姑姑家狗就走了一次,这与人打了狗一样都属于任意性事件,这应该在狗的记忆中属于短期记忆,它为何还能记得如此清楚呢?这就与狗长期记忆的形成有关了。 狗长期记忆的形成 大多数动物的记忆都分为短期和长期记忆,从目前的科学实验看,人的短期和长期记忆是动物中最强的。但是动物的长期记忆也是很强的,举个例子,在南非一个保护区内,有一个象群,它们多次袭击了附近的一个村寨,非但如此,它们还经常在公里上拦截攻击人。经过研究发现,这群大象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被偷猎者杀死的成年象的后代,而且多数的大象亲眼目睹过自己的母亲倒在自己身边,因此,这是来自于大象几十年后的“报复行为”。 从上面这个事件看,对于小象来说这也属于任意性事件,但小象们却形成了长期记忆,这证明动物的长期记忆与事件的特殊性以及事关自身安危有关,简单地说就是与趋利避害有关。趋利避害是动物生存的本能,比如我们害怕蛇,就远离它、羚羊看到花豹就跑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本能地趋利避害。 狗如果被人打了,那么对于狗来说就是与自身的安危相关了,因此,狗对于施暴的人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见到就跑;一种是报复。 通常见到就跑是狗在被打中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而且在权衡实力时,对方的实力远强于自己,而报复是在狗衡量了对方实力后,觉得自己可以一战才有的行为,至于狗如何判断人的实力,是狗与人共同生存了上万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也是流浪狗为何主要攻击孩童和老人的原因)。 因此,如果邻居把狗打了,狗见到邻居就上去咬,证明邻居本身的年龄可能比较大,在狗眼中是可以一战的,所以一旦看到邻居没有“武器”,它就会上去“报复”。 那么狗是如何记住打它的人的呢?这个就比较简单了,相比较人来说,狗的鼻子可以说是“开挂”的,它10倍于人类的嗅上皮面积有着多达2.5亿个嗅觉细胞,可以将不同人的气味牢牢地记住。除了气味外,脚步声也是狗记忆的一个点,这一点养过狗的小伙伴应该知道,狗通常在看不到你时就知道你回来了,这就是脚步声的记忆。 最后就是空间记忆了,虽然目前没有狗空间记忆能力的研究,但是通过我家大黄能从几里地外的姑姑家走回我家(时隔四年,气味消失),我认为狗是有空间记忆能力的。 有了这几层记忆的保障,狗记住的人很少会记错。 总结 狗被邻居打了,从此狗见到邻居就咬,这是因为邻居打狗,在狗的记忆中属于能够威胁到自身安全的因素,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狗会迅速记住人的气味、声音等等特点,在衡量敌我差距后,要么从此敬而远之,要么从此不断的“报复”。 当然,一般情况下,狗对任意性事件的记忆时长只有2分钟左右,举个简单的例子,狗子做错了事,被你骂了一顿,2分钟后你气还没消呢,它就屁颠屁颠跑过来跟你玩了,这就是忘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