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古人赶考,为何身边带个书童?原来是为了解决需求

2022-2-10 03:08| 发布者: 睿新视界| 查看: 1182| 评论: 0 |来自: https://xw.qq.com/cmsid/20220209A08GTK00

简介:其实书童的真实作用,可能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多,而且有的还很辣眼,小书童对于古代的公子哥来说,除了是保镖还是人保姆。首先主人在家时,他必须陪伴主人学习,还要能文能武,主子学习时可切磋一二,累了又能捏胳膊

其实书童的真实作用,可能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多,而且有的还很辣眼,小书童对于古代的公子哥来说,除了是保镖还是人保姆。

首先主人在家时,他必须陪伴主人学习,还要能文能武,主子学习时可切磋一二,累了又能捏胳膊捶腿,倒茶端点心。

其次主子如果出门那书童的责任又被放大起来,如主子出行工具、人身安全、日用品管理、与之接触人员只了解、所行事件之策划等。总之,古时候的主子绝对就是一个只动动嘴,便能搞定一切的人物,其余的便有小书童独挡一面。

还有书童除了负责主子的日常稀松事件,还有担任眼线,这颇有特工之职,外界有关主子的风吹草动,主子关心的事与人,以及主子必须面对的公关等方面,只要主子问,书童就得如百科全书,随时打开来解读给主子听,不然后果可能就有点不乐观了。

最后还有一点可能让很多人接受不了,这大概就是古代特有的书童作用,解决主子的生理需求。古代大户人家的公子哥要严尊家教,而且女性也相对严谨,不可能大摇大摆随便去青楼。在广东福建一带,古时候非常盛行“契兄弟”制度,这就是一个人家的公子长到16岁成人后,会与一位相对年纪大些的男子结为契兄,但该男子必须是未婚。如此二人同吃同睡同生长,如同主子和书童一样的组合。

这听起来有些辣眼,但它就是真实的社会现实,说起来书童就是旧社会的一种封建意识存在,大多数人因为身份的认命,所以甘心为主子燃烬一生。书童如果与现代的保姆相比,那也算是天壤之别了,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代人的压迫思维是天生具有的,只要能想得出,就可以随便找个不花钱也能使用的贴身侍从。但我们还是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书童虽然可以根据主子的身份提升得到改变,但他在世人眼中的最终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也因为如此,他一生必须依附主子,对其唯命是从。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收藏 分享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分类

精彩阅读

更多+

广告位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被宠 ( 浙ICP备2020032133号-4 )

Powered by 被宠 X3.5 Licensed© 2019-2021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乐清轨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