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在日本是猫日。之所以定在“222”,是因为它的日语发音与猫叫相似。今年迎来的是连带6个2的猫日:2022/2/22。日本人说这太难得,于是各地都在准备搞猫庆。 猫也过节,这还让人吃惊的。“不管年纪有多大,在猫面前都是小孩”,在日本这句话如果为真,那么另一句“所谓变态,恰如盛宴上的猫咪骷髅”,这句话就为假了,因为在日本难以寻觅猫的骷髅。保留着野性的猫,不知不觉地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日本女人训斥丈夫的一句话就是“你还不如一只猫”,当然日本女人更喜欢抱着猫看电视打电话。 可萌的飞猫写真 日本人再熟悉不过的死过100万次,活过100万次的猫语童话,更是将猫放置在了一个决绝的位置:100万人为它欢喜,100万人为它哭泣,还有100万人为它神经错乱。这里,猫显然扮演着双重文化角色,既是哲学的又是诗性的,既是物语的又是俳句的。问题是猫聪明吗?忧郁吗?犯傻吗?一只蝴蝶在小猫的鼻尖,时间静止了,这令人想起日本摄影师五十岚健太的《飞猫》写真。猫跳起飞跃的瞬间并不容易抓拍,但一旦摄入镜头,必然是“飞矢不动”的青蛙入水池的芭蕉式的思维——富有动感,非常可爱。 但问题的另一面是:你再怎么把猫搂入怀中,也永远无法理解它的精魂;你再怎样与猫在阳光下互动,它也属于高低错落的屋檐和无月之夜。所以,日本人又将猫视为最具灵气的诡异动物。你看它的风情万种:眼神、鼻型、毛色、步伐,没有一个相同。从胡须的翘立到耳朵的竖起,再到尾巴的下垂,姿态无一雷同。而观念论上的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在猫的视野里更是大相径庭。照夏目漱石的说法,就是你读书,我跳舞,猫儿之春日日无辛苦。当然猫也没有数字的概念,生出五只小猫,少掉一两只母猫全然不觉。这样看来没心没肺的是猫?冷血的是猫?人类家猫的起源有诸说,但定有说是来自北非的山猫,北非的山猫与冷血有关? 太可爱了,这飞矢不动 日本人说,狗是散文,猫是诗歌。狗是恋人,猫是恋家。从观察人的视点观察猫,日本人看出了猫的慵懒,猫的神秘,猫的优雅,猫的可怜,猫的骄傲,猫的张牙舞爪。加藤由子是日本养猫的绝对教主,她对猫的观察能细致到测定猫发出的咕噜咕噜声的频率为20-50赫兹。 在日本,1970年代猫的平均寿命是5岁,而现在则延长至14.82岁,其中家猫是15.69岁,野猫是13.19岁,日本最高龄的猫纪录是36岁半。从猫人年龄对换来看,猫2岁人24岁,猫7岁人44岁,猫10岁人56岁,猫21岁人100岁。在今天的日本人看来,养猫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守护猫的一生并为猫提供养老的环境。 加藤由子写有《陪猫到最后》的书。书中有一段写一位叫高桥的设计师陪猫斗病的故事:阿迪酱,雌猫,年寿18,患了乳腺癌,是在17岁那年冬天查出来的。高桥下决心给猫做手术摘除,手术成功后迎来了春天,猫的食欲和体重有所增加。但不久后还是出现了问题:绝叫,徘徊,排泄的粗相,食欲下降,体重减至2公斤。为什么会这样?高桥抱着猫到动物医院再检查,拍片子肺部有阴影,显示癌症有所转移。医生宣布命不长已,高桥做了最后的选择,她没有选择让阿迪酱安乐死,因为活到最后的权利猫也是有的。高桥辞去工作,整天在家里陪伴着阿迪酱。有一天发现阿迪酱不在自己的屋里,急得她到处寻找,最后在桌子下面发现了倒地的阿迪酱。高桥抱起了它,知道迎来了最后告别期。痉挛在持续,“加油,再加油一下”,高桥拼命对阿迪酱喊着,并用饮料瓶做呼吸器给阿迪酱使用。野性动物生的本能,高桥见识了,阿迪酱在第六天死去。这段故事读来令人心酸。猫的最后时期与人的最后时期,重叠在人伦的阴影中。在这里,猫仅仅是宠物吗?或者,猫仅仅是被宠而存在吗? 它是岛上的主人 早在2015年,日本宠物猫的数量就超过了宠物狗。这是否表明与猫生活比与狗生活更有助于人的健康?日本人的研究表明,触摸猫的毛比触摸狗毛更有助于人的脑血流的流动,这是猫的身段更为柔软的缘故。再比较猫的“喵”声和狗的“汪”声,结果表明二者都能很好地促进脑血流(氧合血红蛋白)的生成。但日本人的最后结论是:对老年人来说,与狗生活最好的这一结论没有变化。日本常见流浪猫鲜见流浪狗,这也表明猫更为特立独行。“不是你拥有猫,而是猫拥有你”这句主客颠倒的老话,也将猫狗对人的关系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澄清。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