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猫来了第34个猫奴故事 多年过去,再次提起当初那件事,洱朵还是有很大的情绪波动。 电话里,她的声音有些哽咽,马上就要哭出来:“我无法理解他到底是什么心态,做这种事。” 用她的话来概括这件事对她的影响,洱朵毫不犹豫地说:“终身阴影”。 起因 采访洱朵的起因,是那天工作完照例在粉丝群吹水,看看大家在聊什么。一位名叫洱朵的女孩儿正在讲述她经历过的事情。 “知道我喜欢猫会捡猫,他直播抓了只流浪猫杀了煮给我看。” 在我发了一连串的问号之后,洱朵继续说:“当时我才十几岁。” 我大为震惊,是什么人能干出这种丧良心的事?杀人还要诛心?于是,我们邀请洱朵,做了一个采访。 十年前 时间回溯到2012年,十年前的那个时代。腾讯在一年前推出了一个崭新的社交软件——微信,新功能“朋友圈”也才上线了几个月。 彼时正在上大学的洱朵,刚刚收养了两只流浪猫,开启了她的铲屎官生涯。也经常在微信的新功能——朋友圈里,晒一晒自己家的小猫咪。 但是很快,她的行为就给她带来了一些麻烦。在洱朵的老家小学同学圈子里,她是第一个开始养流浪猫、喂流浪猫的人。“他们都觉得我很奇怪,不明白我为什么这样做。” 朋友也有意无意地和她开一些“玩笑”——关于“吃猫、杀猫”之类的玩笑。 洱朵也无可奈何,默默地忍受着扑面而来的嘲讽。“喂猫捡猫这件事,他们也不懂,根本不理解。”已经被称为“奇葩”的洱朵依旧坚持着别人眼中的“怪异”行为。 直到,有人把玩笑变成了现实。 “我们捡到了一只猫,给你看看。”一个家乡小学同学发来一条视频,画面里,是一只脏兮兮的、颤颤巍巍的小猫。洱朵以为他也要开始捡猫了,没来得及开心,朋友发的第二个视频就让她如坠冰窟。 “我们要把它杀了。”声音从第二个视频里传出,同学说他们“现在要处理这只猫,等处理完就要煮掉吃”。 “你们不要这样做,细菌很多,不能吃,快把它放了。”洱朵看完,开始着急地劝朋友,想要救下这只小猫。 从尊重生命的角度来劝,对这些人来说大概是没有用的。洱朵只能从“猫咪有很多细菌,吃了有害健康”这个角度,尽力挽救小猫的生命。 但,依旧无用。 “第三条视频,我没敢打开看。”同学还是把第三条视频发过来了。但视频画面具体是什么,洱朵不知道。然而她非常清楚,小猫已经回到了喵星。 因为在第三条视频之后,同学又发了一条语音,语音里,他轻松愉快地说: “我们已经煮了哦。” “当时,我也不知道能怎么解决这种事情。”恐惧与慌乱中,洱朵拉黑了这位昔日好友。时至今日,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不仅如此,此后十年间,和家乡小学同学有关的一切聚会,她都不再参加。“他们都拿这个事情讨论,别的同学还会来笑我。” 洱朵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们就说,不就是吃个猫吗?有必要这样吗?还拉黑,还不联系,还不参加聚会之类的。”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整个小学同学群体,没有一个人为洱朵说话。“都是在嘲讽我。”反而对煮猫人的行为表示非常理解,“他们真的吃个猫之类的,都不会觉得有什么。” 当和洱朵谈及煮猫的那个人平时是什么样子时,得到的答案却非常出乎意料:“他平时对人很好,很正直。” 还着重强调,“他还是个军人,参过军,出来以后反正觉得是个挺好的人。” 一个平时对别人很好的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洱朵说了她的想法:“我觉得是文化差异导致的。在外面上学的那些同学,他们就能理解我的做法。但在老家那群人的眼里,我是一个奇葩。” 洱朵接着说:“可能他自己没带什么恶意,但是对我来说,是有很大的恶意的。嘻嘻哈哈的说要吃猫,我觉得很不能接受。” 即使那件事距离现在已经十年了,当和洱朵重新提起这件事,我还是能从电话那头磕磕绊绊的声音中,体会到这件事对她的影响。 “你现在说起来,我还是会很难受。”电话对面,洱朵已然带着哭腔,哽咽不止。 十年后 时间回到十年后的今天。 添加了洱朵的微信后,发现她的朋友圈大多都是和流浪猫救助有关的信息,“小可怜回家了”“今天又捡了一只猫,腿断了”等等,很像一个专业从事流浪动物救助者的朋友圈,里面有大量不同的猫咪的照片。但洱朵说,她的工作和救猫没有一点关系。 问及洱朵为什么要救助这么多小猫咪,洱朵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完全就不想捡!但是它们老是会自己来到我家门口。健康的我不会去理,我一般捡的就是小猫跟不健康的病猫。但是其实我不想捡!因为太多次了。”有多少只呢?洱朵直言,自己已经记不清楚数量了。 “我光绝育就做了几十只了,送出去的领养也送了好多只,早就数不清了。” 肉松,洱朵待领养的猫咪之一。暨南大学的流浪猫,差点被一位阿姨抓去煲汤,学生救助无力安置,寄放在此找领养。/受访者供图 从那件事情发生到现在的十年间,洱朵不断地在救助流浪的小猫、病猫。但其实,她更希望自己看不到这些猫。“我从不会刻意去找猫,或者别人发出来的救助我都不会去的,我实在不想捡。” 然而,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洱朵还是凭着一己之力救了一大批猫咪。“这种你看到了,你不理它,可能它就死了嘛。但是你理它的话,也就是花点钱,治好了也可以给它找领养。” “我完全可以袖手旁观,但我一定会后悔。” 随着洱朵不断地捡猫,她在猫的世界里已然小有名气。“以前数量都控制得很好,但是去年有一只,它天天给我带猫、天天给我带猫。”洱朵非常无奈:“它自己生的小猫,就一只一只往我门口丢。” 家门口来求救的小猫/受访者供图 十年不间断地救助,给洱朵的经济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生病的话每个月就花一千块以内吧,就只是买猫粮。如果碰到病猫的话,多的时候时候那个病花一万呢,但是一般不会。” 洱朵一个月的工资,一旦碰上一只病猫,这些钱就都要送给宠物医院。“花到六、七千还治不好的话,我可能会就会安乐了。” 当小猫被治好后,洱朵一般都会为它寻找领养,但,找领养也并没用那么简单。“现在找领养太难了。我认识的人不算是很多,朋友圈的人也非常少。” 即使顺利地给小猫找到领养,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领养了有的也会因为自己的各种原因弃养,给我退回来,或者又丢掉。” 团子,洱朵待领养的猫咪之一。小区流浪二代,被退养两次,跟第一位领养人家里的大猫合不来,第二位领养人说要换工作,再次被退养。/受访者供图 尽管如此,洱朵还是尽量在各方面为领养人着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小猫有个安稳的家。“我送出去的猫,基本上都是打完所有疫苗,做了绝育。而且我什么费用也不要。” 在其它小事上,洱朵也做的尽量周全。“我都是送猫上门,不用别人来接。然后科普一下怎么养,封窗啊防护啊之类的。” 只要能给猫咪们找个家,洱朵愿意做这些事。 如今,洱朵家里还有十几只猫在广东等待领养。从洱朵的朋友圈里可以看出来,它们幸福、快乐,个个膘肥体壮。 我知道,当初洱朵把它们捡回家时,它们一定不是这般模样。 同样也很庆幸,历经十年前的惨剧与周遭的舆论环境压迫,洱朵还能为猫咪做到这种地步。 回过头看看,她这十年过的,真不容易。 洱朵这十年,是千千万万个救助人的缩影: 在别人眼里是异类 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 不是专业救助的团队 甚至时常都有“救完这最后一只不再管”的想法 但是她,是“他们” 让无数毛孩子有了个家 谢谢你们 尽管这个世界很乱 但你绝不是异类 你是平凡中的弥足珍贵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