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有个姑娘去若尔盖草原写生,偶然听到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仿佛听到了某种来自茫茫草原的召唤,随后她便找到了那矢志不渝爱情故事留下的“孩子”。 只不过这个孩子不是人类,而是狼崽。狼,原本是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动物,没想到的是它却和这位姑娘在茫茫草原上谱写了一段不可思议的人狼奇缘,留下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除了感人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纪录片还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促使有关部门成立了救助站,对整个草原展开了野生动物保护。 这位姑娘就是纪实文学《重返狼群》系列作者“狼妈妈”李微漪,而狼崽就是世界首例由个人抚养长大后成功重返狼群的格林。 李微漪是个漂亮的八零后川妹子,认识格林之前她只是个普通的野生动物画家,兼职作家。 2010年,李微漪来到若尔盖草原写生,牧民给她讲了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一只狼王外出为母狼和孩子捕猎,不幸踩中了牧民设下的捕猎夹,随后牧民把狼皮剥了卖钱,分食了狼肉,然而没想到的是狼王死后,母狼每晚都到附近哀嚎,结果等不到狼王回家的它只好咬死牧民的羊以示报复,最后又毅然决然地吃下牧民投的毒饵殉情自杀,死前还用爪子抓烂了自己的皮毛,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人类拿它的皮去换钱。 在大草原上人类和野狼之间的杀戮从未停止,狼偶尔会攻击牧民的帐篷,牧民也需要靠打猎为生靠狼厚实的皮毛过冬,所以这个故事从牧民嘴里讲出来并没有过多的涟漪,最多是对狼的叹服,但是李微漪却从中听到了来自远方的呼唤,于是她决定去找狼妈妈留下的狼崽。 随后,李微漪换上牧民的装备,按照他们给出的大概路线走进了茫茫草原,整整三天三夜后,她才找到那窝父母双亡的小狼崽,但是很可惜六只狼崽只剩下了一只,并且已经奄奄一息了。 小狼崽看到李微漪,不仅没有畏惧,反而把她当成了救命稻草,晃晃荡荡地朝她走了过去,跌倒在李微漪面前也跌进了她心里。 那一刻李微漪决定收养这只小狼崽,她抱着小狼回到住处,给它催便、喂食,慢慢的小狼的状态稳定了下来,但是草原环境有限,食物药物都不充沛,于是李微漪决定带它回成都。 当时她不知道这个决定到底是不是对的,她清楚地知道狼不是狗,不可能被驯服,也不可能长久养在城市里,但是以小狼现在的状态是不可能在野外独立生存下去的,于是李微漪决定先养大它再说。 回到成都后,李微漪把它安置在了楼顶的画室里,还为他取了一个童话般的名字“格林”。 慢慢地,格林恢复了健康,把李微漪当成了妈妈,会跟她打闹、撒娇、还会安静地窝在她怀里睡觉,甚至还学会了开电视机、换台,还跟着电视里的狼群学习捕猎。 同时,骨子里的狼性也慢慢凸显了出来,不吃狗粮只吃生肉,还经常“拆家”,不是咬断家里的电线,就是打碎家里的瓶瓶罐罐,甚至还会去偷抢邻居的肉,并且随着体型越来越大,动静也越来越大,夜黑风高的时候还会对着天空长啸。 不过,李微漪从来没有对调皮的小格林发过一次火,只是尽职尽责地充当起妈妈的角色,照顾它。 直到6月的一天,格林偷偷溜了出去,跑到大街上,差点被车压死,李微漪找到它的时候心疼坏了。 同时,她也生出了新的想法,格林不能再留在城市里了,毕竟它和狗不一样,不能圈养,况且也圈不住,随后李微漪尝试联系动物园,希望为它谋得一条出路。 当有动物园表示可以接收格林的时候李微漪还是放心不下,决定先去看看环境替格林把把关,可是当她在饲养区看到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狼焦虑又毫无生机地走来走去时,瞬间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在李微漪眼里那不是活着,只是暂时不死罢了。 城市不能养,动物园也不是好的归宿,那格林的家到底在哪里?李微漪犯难了,经过和男友亦风的商议,她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把格林放归草原。 把一只人带大的狼崽放归草原,谈何容易?先不说它的族群能不能接纳它,生存第一大关它都过不了,因为从小就是人工饲养,格林已经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能。 所以,李微漪又做了一个胆大的决定,她要教会格林生存,要陪格林找到它的“家”。随后,李微漪卖了房子,和男朋友亦风两人买了越野车、长镜头,以及野外生存设备,带着格林回到了草原上。 在回到狼群之前,格林需要先学会生存,于是李微漪把它跟天敌藏獒养在一起,最初格林经常会发出痛苦的嘶吼,李微漪心疼得掉泪,但还是咬牙没有接它回来。 在藏獒场里,格林几经生死,遍体鳞伤,不过这些残酷的训练,终于激发了格林的狼性,它学会了观察、攻击、防御,渐渐地从一只依偎在李微漪怀里哼哼唧唧的小狼,变成了能快速御敌的草原狼。 之后李微漪又开始训练它野外捕食的能力,陪它一起躲在潮湿的草甸里盯着兔窝等待捕猎的时机,慢慢的格林已经可以自己觅食了,不再需要人工喂养。 随着格林一天天长大,藏獒场的小鼠已不能满足它的捕猎需求,于是李微漪和男友带着它开始寻找更广阔的猎场。 他们住到了当地一位牧民家中,在这里,格林的捕猎能力越来越强,甚至还学会了牧羊,会帮“妈妈”李微漪一起赶羊群,虽然它追着羊的时候口水留个不停,但却不会随意伤害它们,只是远远地欣赏一下。 时间来到9月,格林已经五个月大了。一天,李微漪像往常一样出去放羊,可是格林一直咬着她的裤腿不放,起初她还斥责格林太调皮,没想到晚上回家时遇到了冰雹天气,这时她才明白为什么早上格林不让她出门,原来它早就感知到了危险。 淋了雨的李微漪病倒了,只能躺在屋里休息,没想到的是格林听着“妈妈”的咳嗽声,焦急得直扒窗户,甚至还把埋在土里的存粮刨出来扔进屋内。 看到这一幕,李微漪心都被融化了,她知道这是“狼儿子”爱她的方式,不过因为有病在身,她不得留下格林返回成都治疗。 让人没想到的是,李微漪治完病从成都返回到草原上时,格林却变了,当李微漪带着它去捕猎的时候,它已经没了狼性,捕猎时还发出了狗叫声。 原来李微漪回成都治病的这段时间里,格林一直和村民家的狗混在一起,整天只知道躺在地上等人喂养,也不去抓兔子、抓鱼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格林对人类也已经失去了戒备,它会去有人的地方找水喝,这才是李微漪最担心的,狗不怕人没事,狼不怕人就死定了。 李微漪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她决定帮格林找到狼群,让它回到自己真正的家。草原的居住区没有狼群的,李微漪就带着格林去狼山找同伴,他们找了一路除了一些狼爪印外什么都没有。 李微漪再次做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决定,她要住下来等待狼群,他们找来附近的牧民帮忙,在狼生活的区域搭了一间小屋子等待狼群。 住下来后,李微漪学着狼的嚎叫呼唤狼群,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对面山坡上的狼影,赶紧挥手示意让格林跟上去,格林三步一回头地钻过围栏跟上了同伴,虽然很不舍,李微漪还是看着格林走了。 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格林又一瘸一拐地回来了,原来是那只狼不要它,还咬伤了它的腿,李微漪心疼地给它包扎好了伤口,然后继续陪着它等待狼群。 之后,他们又开始了两人一狼的草原生活,而李微漪每天的任务就是寻找狼群的踪迹,不过他们只能看到一些狼粪,狼毛是一根都没见着。 虽然时不时会有一些狼在周围徘徊,但只要他们一靠近狼就跑了,格林始终找不到机会回归。 格林的回家路还没找到,新的麻烦又来了,它被人类盯上了,有牧民以格林吃了他们家的羊为由,拿着打狗棒追着格林要把它带走,李微漪嘶吼着让格林快跑才躲过了一劫。 事后,李微漪反复告诉格林不要亲近人类,无论看见什么人都要跑,为了格林,李微漪还去寺庙求活佛为它放生。 可以说,为了让格林活下去,李微漪做了很多事,教它捕猎、陪它回家、为它求活佛,可即便这样,格林的回家路依然很艰难。 格林八个月大的时候,若尔盖草原也进入了12月的寒冬,李微漪他们的食物也快没了,亦风提议换个时间再送格林回狼群,可李微漪却说这正是最好的时机,狼没了食物需要集体打围,正是格林回归的好时机,要是错过了它们就不会接受格林了。 那段没食物的日子,格林用自己捕的猎食养着他们,每次它都会把捕到的食物埋在同样的地方给自己的“妈妈”,也会跟着“妈妈”一起出去围捕兔子,甚至还会在李微漪掉进冰窟崴到脚的时候,去远处牵来马,再用前脚推着李微漪爬上马背。 此时的格林,聪明得一点都不像狼,更像是个孩子,会心疼养育自己的“妈妈”,会在受伤时照顾“妈妈”,就像李微漪说的格林成了狼中之人,而很多人却成了人中之狼。 确实,格林在李微漪的照顾下活成了一只有人性的狼,李微漪也希望一直陪着它走下去,为它写一部只属于它的格林童话,可格林终究是草原上的王,他们终究要为它找到回家的路。 一个飘着雪的日子里,他们终于发现了集结的狼群,李微漪立即引导不知所措的格林呼唤自己的同伴,不知是不舍还是不会,格林居然发出了狗叫声,眼看狼群就要消失了,李微漪只好学着狼嚎呼唤格林的同伴。 尽管不舍,但李微漪知道这是最好的时机,要是错过了格林就再也回不去了,最后含着泪和格林做了道别,格林这才依依不舍地踏上了重返狼群的道路。 2011年2月2日除夕的日子,李微漪终于把自己养了9个月的“儿子”格林送回到了它自己真正的家,格林也成了世界首例由个人抚养长大后成功重返狼群的狼。 不得不说,格林还真是一只经历丰富的狼呀。 “儿子”回家了,“妈妈”也该回归自己的生活了,十多天后他们离开了狼山。不过当李微漪他们驱车回到若尔盖县城后,在一家狼制品商店,看到那些切切实实的狼牙以及那张620张狼头皮制成的狼袍后,李微漪后悔了,她害怕自己的“儿子”格林也遇这样的命运。 于是,她重新回到了狼山,想要接回格林,可是回到狼山后,他们没找着格林,反而遇到了不少上山打猎的人,心中的担忧更重了。 终于二十天后,他们在一群打围捕食的狼群中找到了格林,它正身姿矫健地追着牦牛,不过可惜的是最后没干过牦牛,只捕了一只秃鹫,然而正当它吃得津津有味时,远处传来了枪声。 李微漪听到枪声后,立马追着让格林快跑,其他狼都赶着逃命,可格林听到李微漪的声音却停了下来,最后还是在李微漪的驱赶下恋恋不舍地跑开了。 不过,追上狼群后格林并没有立马离去,而是停下来等着自己的“妈妈”,最终在李微漪的呼唤下奔向了她。 男友亦风说,实在舍不得就把它带回去,以后养它一辈子,可李微漪却说她要还给格林自由,即使有万般不舍,李微漪还是和格林分别了,让它回归了大自然,但他们之间的故事却远没有结束。 此后,李微漪再也没在草原上见到过格林,但他们的故事却口口相传地流传了下来,并且在此后的几年里,李微漪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她和狼儿子的故事。 她把跟格林相处的日子用文字和相机记录了下来,2011年8月出版了纪实文学《我家有狼初长成》,2012年7月出版了《重返狼群》,李微漪真的为格林写了只属于他们的格林童话。 这两本书发行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读者都被她和格林之间的故事深深打动,但与此同时又有大量读者向李微漪报送格林被杀的消息。 2013年2月8日,李微漪再次收到网友的消息,说格林被抓了,等不及的她连夜赶回了大草原,但遗憾的是苦苦追寻了一年,依然没有找到她日思夜想的格林。 虽然没找到格林,但她和狼之间又有了新的故事,他们驻扎在草原上,布下严密的监控,拍到了更多小狼崽的故事,他们追寻被抓走的小狼,给受伤的狼崽治病又放归草原。 最终他们在为一只死去的小狼崽雕刻的泥塑的监控中,看到了日思夜想的格林,原来重返狼群的格林组成了家庭,生了四个小狼崽,而他们救助过的那些小狼崽正是格林的孩子,遗憾的最终它们还是没躲过人类的追杀,其中三个都死在了人类手里。 格林是出现了,但他们再也没能近距离接触到它,当李微漪像以往一样呼唤格林的时候,没有等来期望的拥抱,格林只是远远地望着她,最后还是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仅剩的孩子走了。 李微漪内心苦涩不已,这个她一手养大的“孩子”,在经过残酷的丛林生活、猎民的暴烈捕杀后,已经对人类产生了恐惧。 可狼心也是肉长的,就算格林不再像以前一样亲近,但李微漪总能在出去打水的路上捡到被咬死的猎物,后来他们才得知这些都是格林为他们送来的。 即使被人类捕杀,孩子被人猎杀,不敢再亲近人类,但格林从未忘记抚养它长大的“妈妈”,甚至还在默默爱着他们,这样的人狼奇缘世间能有多少呢? 格林的遭遇让李微漪痛彻心扉,决定为儿子的栖息地做点什么。此时的若尔盖草原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柏油马路甚至一路修到了动物栖息的核心区,李微漪反复申诉多次之后才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项目被叫停。 之后李微漪又自费在保护区旁边设立了一个救助站,用来帮助那些像格林一样的野生动物,同时记录它们的成长。 2015年,李微漪出版《重返狼群2》,这次她把目光聚焦到了整个草原;2017年,李微漪把这些故事做成了纪录片,虽然剪辑很粗糙,画面也不精致,但是却得到了网友们的力挺,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2020年7月,全国首个野狼生态保护监测站在诺尔盖正式揭牌,配备了专职的巡护员和救助人员,再有野生动物受伤无需回到城市,在当地就有足够的条件可以救治。 最终,在李微漪的努力和各方面政策的保护下,若尔盖区域的狼群已从原来的100只,恢复到了现在的200只。 虽然“儿子”不在身边了,但李微漪用自己的方式一直保护着它,让它自由自在地狂奔在茫茫草原。 此后,李微漪和她的“狼儿子”再次相遇便是2020年8月了,此时格林已经10岁了,在野生狼里也算老年了。 这一次李微漪依然没能和“儿子”相拥,他们只是远远地遥望着彼此,并且她还发现了格林埋下的7年前他们为它儿子包扎伤口的腰带,原来在没见的日子里,格林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她、思念着她。 2021年,优酷又把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搬上了荧幕,推出《重返狼群10周年纪念版》,将李微漪拍摄的长达1700个小时的视频剪辑成10集纪录片,里面记录了很多她和格林的感人细节,看过的人都说感动至极。 这一场跨越种族和血缘的“母子”之情延续了10年,虽然是喜剧结尾,但还是留下了遗憾,格林老了,对人也有了戒备,就连养大自己的“妈妈”它都生疏了,不敢亲近,不过好在他们之间的爱没有变,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对方。 李微漪和格林,人和狼,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爱早已不能用普通的友情或是亲情来概括,这是一种大自然孕育的超越了类别甚至是物种的爱,这是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母爱,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灵魂和灵魂之间的互相救赎。 可以说李微漪用爱拯救了一只濒临死亡的狼,改变了它的一生,但同时狼崽也改变了她的一生,就像她在采访中说的一样“如果十年前没遇见格林,可能她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现在的格林怎么样了?李微漪在采访中也作出了回答,她说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终有一天我们会再也看不到格林。 是的,格林会老会死,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但在离开之前这对让人泪目的“母子”还会再见吗?我们也无从知晓,但他们的故事却会源远流传。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